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

教学科研
教学科研
教师发展中心成功举办2025年第二期工作坊
发布时间:2025-03-20 来源:人文与艺术学院 教师发展中心  作者:李冉 邵颖 访问量:

为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,3月18日,教师发展中心在智慧教室成功举办2025年第二期工作坊。本次活动以《课堂创新中的“研”与“教”——以“边际报酬递减规律”为例》为主题,全校30余名教师参加此次活动。活动由荣获河南省教学技能竞赛(高校文科)一等奖、河南省教育系统2024年度教学技能竞赛(高校经管科)二等奖获得者、物流与电商学院宋晓方副教授担任主讲嘉宾。

在活动中,宋晓方以《微观经济学》的"边际报酬递减规律"为解剖样本,演绎了教育科学性与艺术性的融合之道。她通过解构"家庭农场生产要素配置"真实案例,搭建起"问题链驱动-案例剖析-多维探究"的认知阶梯:首先以苏格拉底式诘问破除认知定势("劳动力持续增加必然提升产量吗?"),继而借助小组协作绘制生产要素关联图谱,最终引导对比分析"传统农场"与"互联网平台用工"的边际效益差异,完成从具体经验到抽象原理再到迁移应用的思维叁级跳。这种将建构主义理论具象化的教学设计,使观摩者直观领悟"以学生为中心"绝非空洞口号,而是体现于每个认知脚手架的设计精度。

在经验分享环节,宋晓方基于其教学竞赛的迭代经验,揭示出教学创新的叁重进阶密码:价值锚定点(回归学科本质与认知规律)、方法生长轴(贯穿内容重构、策略进化与技术赋能)、实践生成态(追求"有原理的创新"而非"为变而变")。为具象化这一理论框架,她创造性运用交响乐隐喻——教师犹如指挥家,既要深谙总谱内涵(学科逻辑),又需精通声部调配艺术(分层教学),更要在指挥棒起落间(课堂节奏)激活每个乐手的创造性演绎(学生主体性)。"优质课堂从不是独奏者的炫技,"她强调,"而是师生在思维共振中谱写的教育赋格曲。"

通过该次活动,不仅刷新了教师们对教学设计的认知维度,更激发了青年教师以学术思维深耕教学实践的深度思考。教师发展中心表示,将持续开展青年教师课堂教育能力提升培训,助力青年教师在教学创新道路上不断前行。(撰稿/人文与艺术学院 李冉 教师发展中心 邵颖 摄影/任峰)

编审/彭博 审核/徐大伟 终审/简频捷

上一篇:校领导率队赴焦作济源开展访企拓岗活动

下一篇:我校举办“匠心筑景,咫尺乾坤——园林建筑模型作品展”

最新新闻
最热新闻